昨天看了GQ采访老罗的稿件,对其中的一段对话感触颇深。
天涯上面一个青年作家、文化学者叫押沙龙,写过一个文章。
提到窦唯的一路发展,从黑豹时代、到比较个人的音乐,再到纯器乐,他都很喜欢,再往后窦唯越来越自我,那些神叨叨的音乐,他就欣赏不了了。
可是人家怎么想呢,他会觉得,你看,咱们俩素昧平生,你做了那么好的音乐,在我这个这个这个阶段,都给我极大的愉悦和这种享受。现在你往那边飞走了,我的水平跟不上了,但我希望你在那边一切都好,祝福你。
我们本质上不应该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盲目崇拜,也不应该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盲目批判。
说的太好了,自己早些年也有同样的感受,最明显的是对好妹妹乐队。
早年间的每一首歌都写的太棒了,什么“自在如风的少年”,什么“你说你那边鲜花还在开,所以我要去看你和大海”,什么“许多人来来去去 相聚又别离”,真的是把年少的浪漫和忧伤写透了。但现在的歌完全听不下去了,总感觉太商业了。
再早一些的话,对周杰伦也有一样的感受,中学时的每一张专辑都代表了一整年的故事,一首歌记录一个季节。到现在一张专辑里面都很难找到一首听得下去的歌,也再没找到一句词能直指内心了。
细想之下,其实还是该心怀感恩。我们曾一路同行,或者我追随着你走过漫长而美好的一段路,那时你的追求恰巧和我的心境不谋而合,再之后你升华了,有了新的追求,我也走进了下一个人生阶段,感谢你给予我的力量,也祝福你达成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