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的CPO 邓超(樱木)之前在极客公园有推荐这本书,出发点是内容社区的建设和城市建设的相通之处。
下为全文:
《社区即城市,请珍视它真实的样子》
公众号:chaosTALK 2018-08-02 10:33
社区即城市,请珍视它真实的样子
我心目中对于互联网社区的定义和理解
说到互联网社区,这个名词无论从定义和理解上,之前已经被太多前辈们提起,这篇文章,我也只是从小红书这些年来自我迭代和进化的角度,从实践中走来和大家聊聊我的一些看法,那么我们就先从“社区”说起吧。
日常工作中我们时常会不经意的提起,我们“想要”为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想要”用户怎么用我们的产品,我们觉得这个社区“应该”是什么样的氛围,我们觉得用户“应该”会如何根据产品功能的设定发生行为上的改变。
但是这些都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觉得的,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在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是不一样的,但是真相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个世界“实际”是什么样的,只有在充分理解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在自然还原这个真实世界的基础上,去尝试梳理和引导,并且从中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
我在这里推荐每一个在互联网世界做社区产品的同学们去看一本书,也许很多人都推荐过,那就是Jane Jacobs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我自己第一次读是在大学阶段,因为我的本科专业是建筑学,所以城市规划相关的经典教材也是需要了解一下的,但是给我触动更深的是我以一个互联网产品的角色再读时给到我新的理解和思考。
我们在定义产品和定义功能时很多时候会自然的从表象出发,这是一个实体的壳子和容器,这是一套明确的规章和制度,但是真正重要的产品真正运作的方式,是这些产品使用者,这些用户在真正定义产品,就像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中的居民的关系。
所以我要在这里给出这样的再定义,社区即城市。
小红书是一个年轻人分享日常生活的社区,小红书也是一个年轻人居住生活的城市,我觉得这个再定义对我们来说是很适用的,也希望各位在互联网社区产品行业中的朋友们也可以尝试从城市的视角去重新定义自己的社区产品。
带着“社区即城市”这样的视角,可以让我们避免落入沉醉于添加功能和创造形式的自我陶醉的怪圈,可以让我们更加focus从用户的视角去解读这个群体是如何真实运作的,这也是在这篇文章前半段对这一定义反复强调的原因,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个再定义中有所思考和收获,一起给我们的互联网社区用户们创造更大的真正价值。
接下来让我们来聊一聊UGC,这个互联网社区不得不提的一个概念,这里对于UGC的解读也可以顺着相应的逻辑去思考PGC和PUGC,这三者的关系在这里就不展开解读了,
但是每一个互联网社区都要真实清楚的知道自己当下社区生态中三者的分布比例和彼此影响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是没有绝对对错的,每一个社区在自己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真实情况,结果本身是什么不重要,对于社区生态的真实还原的过程是重要的。
这是我半年前在某次群聊里说的一句关于UGC的“废话”,当时记得大家在讨论如何看待社区里老人看待新人的话题,对应今天的城市,也就是最早期城市的土著们如何看待大量的流动的新入人口的。当群体失去流动性的时候,这个群体就离死亡不远了,这里的死亡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一种失去主动进化意识的无意识停滞,而流动的方向和速度,是这个群体里的老人以及新人共同决定的。
每一个城市,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最初期的调性和氛围,这也是老人们愿意留守并且新人愿意进驻的基础原因,但是新人因为什么原因进入和自己进入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是分开和独立的,而这些真实的表现就在影响着流动的方向和速度,老人们有的选择顺应改变,有的选择反抗离开,也有的选择视而不见,同样这些新人也会部分性的变为老人,这样的流动迭代,定义了城市发展的规模和特征。
这些城市有的持续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有的间断的潮起潮落,人来人往,但是这些城市正在发生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经历同样的一件事。
那就是作为一个城市,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场所,让一些人因为一些原因来到这里,留在这里,在这里倾听别人的声音,偶尔也表达自己的声音,然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自然得融入了这个城市,这个场所。未来可能会继续留守,也有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再去到下一个城市,有些人会再未来的某些时刻回到这个家乡,而有些人则再也不会回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番城市中正在发生的场景,是不是和我们的社区是一样的。
简单介绍一下小红书这座城市是什么样的以及我们如何通过产品和技术去构建这座城市。这是一些小红书城市居民们的日常写照,他们用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天。有人分享自己的日常穿搭,有人分享宝宝和爱宠的点滴片段,有人分享和闺蜜一起的旅行片段,有人分享一个人独自的健身打卡。
这些可爱的小红书居民们在show出自己的同时,也把一些真实的心得和经验和同在小红书里的其他居民们交流和讨论,他们从一开始的彼此陌生到后来的经常彼此串门,逐渐成为了朋友。
那么这些小红书的居民是怎么来到这座小红书的城市呢,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个城市的出现,时间倒流到二零一三年底,我们为什么要构建这座城市。
当时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出境旅游,同时在海外花了非常多的钱在买东西这件事情上。然而当时携程和去哪儿的精力都在酒店和机票上,而穷游和马蜂窝的精力则在基于旅行景点的全攻略上,花了那么多的钱,但是就是没有人教大家到底应该怎么买,应该买什么。于是我们就在机场构建了一个服务站(这不是真的服务站噢,我还是相信各位的智商的),通过发送海外购物攻略的方式,单方面的把这些信息传递到那些即将出行的人们手中。
然后有些游客在回程的时候也会尝试在这个机场的服务站有所逗留,主动分享一些自己刚刚结束的旅程的购买经验,因为这些分享比我们服务站原本提供的信息更加实时,这些分享者的叙述也更加生动,所以之后那些即将出行的人们也更愿意倾听之前游客们的分享,很自然的我们作为服务站就不再提供官方攻略信息了,但是服务站作为一个场所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多的准备出行的人会过来倾听,越来越多的旅途归来的人不愿离去,这个群体越来越大,一个服务站已经无法负荷,人们开始选择在附近定居,大家分享和交流的话题也不限于在海外买什么东西,开始讨论即使在国内有什么东西值得买,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餐厅酒店值得分享,学生党交流如何学英语如何考研,妈妈们交流如何备孕和培养宝宝,这样的正向循环和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人迁徙至此,小红书这座城市也初具规模。
四年多来有超过一个亿的中国年轻人到访过这座城市,城市的常住人口也从最早的一二线白领女性,逐步拓展到城市女性中的年轻女生,然后到现在吸引着无论男女的城市年轻人。大家讨论的话题也从最早的护肤美妆类的商品购买和使用经验,到现在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的全生活lifestyle的日常分享。
这座城市的风景也从最早的干货经验性质的长图文表现形式,拓展到百花齐放的全生活图片加文字的日常碎片分享和记录,再到现在习以为常的短视频形态,我们希望这座城市的风景是好看的,丰富的,生动的,精彩的,会让你有所留恋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小红书可以算是中国在UGC图文分享这个维度质量最高的一个社区,这也是这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家愿意来到这座城市的原因。
城市的精神是来源于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小红书这座城市的精神,真实、美好、多元,这里只想和在座的每一位表达城市精神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对于城市精神的重要性。
城市的精神和城市的能力不是我们定义的,是真实生活在里面的每一个人一起定义的,这一点对于互联网社区产品实在太重要了,这里不得不再引用一下原著作者的原话,让大家一起再感知一下。
Cities have the capability of providing something for everybody, only because, and only when,
they are created by everybody.
--Jane Jacobs
首先让我们来谈一下第一个城市精神,真实。为什么真实重要,我们在构建一个社区的同时,始终要思考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如何权衡,自己更加看重的是什么,就好比我开发了一楼盘,里面有些商业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物业,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多少时间要收回这部分的投入成本,还是关注怎么更好的服务好这个楼盘的居民以及周边的居民,未来会不会对周边地段的价值产生积极和正向影响。大家都知道Amazon在很早前就认识到消费者对于更低的价格和更快的配送这两方面的需求是永远不会变的,那么即使短期的投入成本无法收回,但是长期是正确和有价值的,就坚定的继续去创造这份价值。我们也是在第一天就觉得这个社区里的每一条分享的真实性是我们最关注的,人们愿意听真话,愿意去看真实分享,这个需求我们认为是自然的且长久的,所以我们就要去守卫这份真实。我们认为要还原这个城市大众对事物的客观的评判校准,所以虚假的信息都需要剔除出去,还原这个城市的真实。
再接着说说这座城市的第二个精神,美好。什么是美好,我们认为绝对意义的美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我们会相对关注相对美好。所谓的相对美好就是让人们可以感知的,基于自己现有生活,向上一层的美好。差异过大会让人无法理解,有时也会引发误解和抵触。如何提供好这每个人都不一样的美好,提供每一个人都愿意认可的美好,个性化分发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首先通过海量标注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做内容分发,去理解每一个用户发布的每一条笔记,要理解人和内容,做很好的匹配。也会通过多渠道内容召回,保证深度和广度,用户本身的正向反馈和负向反馈,以及真实产生的行为我们会做实时的用户画像的修正,都希望保证还原我们个性化的美好在这个城市当中有体现。
最后说一下第三个城市精神,多元。为什么多元重要,多元不仅仅在于表现形态上的多元,也体现在内容维度上的多元,有些日常需求本身就是高频的,而有些天生就是低频的,当我们把多个低频的需求很好的整合在一起的时候,用户对于小红书的认知心智就会有高频的绑定。我们希望这一座城市中的每一个居民说的每一句话,每一句声音都能被倾听,去中心化非常重要。我们也会去关心我们的基尼系数,去中心化是我们在为了达到每一句声音都能被倾听的目标去贯彻的。(中心化的流量分发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内容分发的时候也会考虑主题多样性和形态多样性,然后每一个内容会去考虑发布者端的价值和消费者端的价值。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在一个社区里面点出一个赞,用户点赞的时候并不仅仅是点出一个赞,而是另一边作者也会收到一个赞。这种关系是双向动态往前迭代的。
最后想要简单聊一下我们小红书这座城市在这个世界里的机会,也就是年轻人、生活方式、分享,在这个世界的机会。
这个世界不变的什么,就是每一个城市居民的每一天就只有固定的二十四个小时,我可以很快的穿梭于多个城市之间,我也决定着我要在每座城市逗留多久,记得去年某段时间多家大众产品的使用时长在同一时期都有所下降,都在找自己原因的时候突然发现其实自己什么都没做错,只是大家都开始集中性的去往一座叫作“王者荣耀”的城市,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年轻人这个人群的敏感性,去思考自己这座城市在这固定二十四小时的吸引力。
我们发现最早大家都习惯去百度做信息搜索,然后transfer成去各家垂直平台做垂直搜索,大家去豆瓣搜电影,去点评搜餐厅,去知乎搜经验,去马蜂窝搜游记,还有去小红书搜商品。但是今天在小红书这座城市提供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信息,居民们在这里分享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个平台已经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大家去完成一些交易的决策和生活中的下一步,这也是小红书这座城市看到的机会,这也是这座城市想要提供的价值。
最后是一个平等公开的分享机会,这不是演出来的生活,这是真实正在发生的生活,大家都有真实分享的需求,大家都有无论是来自于熟人还是陌生人给到正向反馈的心理诉求,这座城市希望能够友好的呵护这份真实的分享诉求,这也是这座城市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中看到的机会。
最后上一张分享前调试slides准备时的照片,也是我这篇文章最想表达的一页,今天我在这里,在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每一个你,每一个居民们一起,建设我们一起生活的这座城市,好好做一个我们都会喜欢用的产品。
偶尔我们也会走出自己的城市
去别家城市看看什么样的建筑更好
也想着吸引更多的居民们前来入驻
但是我们也清楚的深刻的知道
居民们唯一愿意来并且留下来的原因
就是,这本身是一座好的城市
WILL IT BE EASY?
NOPE! WORTH IT?
ABSOLUTELY!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内容提要
— From 豆瓣读书
一、简·雅各布斯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简·雅各布斯(1916—2006)是一位反传统规划的规划师。并不是科班出身的她,在丈夫影响下投身于城市重建研究之中。这期间,其利用作为媒体人的经验优势,对当时出现的大规模城市更新运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诸多颇有创新性的观点。与仅注重现象表述的一般新闻工作者不同,简·雅各布斯的观点建立在一定的哲学基础之上,结构清晰、理论鲜明。
简·雅各布斯书写此书的目的是抨击花园城市、梦幻之城、城市美化运动等所谓正统的城市规划和重建原理,同时也尝试引介一些城市规划和重建的新原则(P1)。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传统城市规划和建设无法解决逆城市化存在各种问题,如低收入住宅区成为“少年犯罪中心”,中等收入住宅区死气沉沉,高等住宅区乏味且庸俗,市政中心成为游手好闲之人的去处,商业中千篇一律,“大片大片城市地区衰败”(P3)。
在作者看来,城市规划设计者的“全部观念与城市运转机制无关”是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为解决城市衰败问题,作者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专注于城市生活的细微之处,重点探寻普通城市生活场景所表达的意义,从而揭示城市运转的普遍原则。在章节安排上,作者在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城市中人行道、公园、街区的用途,在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城市多样化的条件,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了城市的衰退与更新,第四部分主要讲述了具体城市管理的策略。
二、本书主要观点
(一)人行道、公园、街区:城市行为的微观原则
在作者看来,“成功城市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时必须能感受到人身安全”,行人不仅是城市安全的受益者,同样也是“积极的参与者”。(P30)由此,作者提出了一条命题,即“一条经常被使用的街道应是一条安全的街道”。接着,作者指出了安全街区的三个条件:公私界限分明、有眼睛盯着街道、人行道上有行人。在操作层面,作者提出在公私界限清楚划分的基础上,应当“在人行道的边上三三两两地布置足够数量的、晚上也开放的商业点和其他公共场所”。(P35)很显然,有了商业点,便有了行人、有了关注街道的眼睛。
当然,仅仅是消极地关注街道安全是不全面,还应当关注街道在构建公共尊重和公共信任上的作用。作者认为,街道为公共活动提供了空间。在这空间里,城市人可以可以很方便地相互认识。正是这种平常而公开的接触,构建起人们对其公共身份的认同,形成公共尊重和信任的网络,即街道同样具有“交往”的用途。例如,街道中的商店便是一个小型的公共场所,市民在消费的同时,便与店主以及其他顾客形成了相对频繁的接触。这一过程中,店主便成了公众人物,可以充分发挥其社区治理上的效用。由此,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交往便形成了。
人行道不仅仅属于大人,也属于孩子。在作者看来,人行道可以成为孩童嬉戏玩耍、接触外部环境的场地。在一些规划者眼里,将孩子们禁锢在“孤岛”式的庭院似乎是一个稳妥的事情。不过,这些适应三四岁孩子的庭院很快便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丧失吸引力。在孩子们看来,人行道是一个探索世界的好地方。面对街道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作者一如既往地强调人行道上和街边窗户里无数成年人的注视。因此,街道同样具有“孩子社会化”的功能。
城市公园是调节市民生活的场所,但想充分发挥公园的作用却是一件难事。总结成功案例之后,作者认为某些公园之所以充满活力,一方面是因为公园周围存在多样性的楼群布置,给公园提供了不同的使用者。这些不同是使用者包括在不同时间段出现的购物者、参观者、闲逛者以及工作的人。另一方面是公园本身具有互构性,显得曲径通幽,功能繁复多样。在作者看来,即便是小型的公园,也应当有一个独特的功能,哪怕仅仅是起到愉悦眼睛的作用。
在街区这个层面,其成败与否和本地自治化程度有关。如果把街区看作自治机构,作为整体的城市、街道为主的街区、大城市地区这三种类型的街区在自治方面是最有用的。其中,作为整体的城市能够将汇集经济与政策资源,将有共同兴趣的人集拢到一起。街道为主的街区除了能够发挥公共监视、建立公共生活关系网、容纳孩子的城市,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即街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寻求帮助。城市街区则是联系街道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分配资源或者传递信息。这在遏制犯罪,表达诉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功能互嵌、小街段、老建筑、密度:活跃城市背后的经济机制
城市汇集了众多兴趣、品味、偏好不同的人群,这奠定了城市多样性的基础。不合理的城市功能设计却让城市日益单调、凋敝,这无疑毁掉了城市的生活。因此,综合不同用途是支撑城市文明的重要因素。具体的条件有四个,即城市主要功能最好多于两个,街段必须要短,建筑应该多样,人流密度要足够高。存在不同功能的街区,能够吸引不同时段使用的人,从而可以为商业提供宝贵的客源。这些功能,最好是以某个为首,其余的可以与之结合。过长的街道往往会给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最终将城市分割成孤立的、互不关联的街道。物理的隔离,往往会使城市的经济效益下降(P197)。在作者看来,普通的、貌不惊人的和价值不高的老建筑往往有存在的必要。原因出奇的简单,即老建筑的租金相对低廉,一些杂货铺等商店可以负担得起。同时,低廉的租金也可以吸引诸多起步阶段的企业,起到了产业孵化的作用。高密度,不等于拥挤。拥挤是人口与房间数之比值的高低,密度则是房屋数与土地面积之比值的高低。(P226)低密度诚然不是好事情,但是高密度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之所以需要一定的密度,除了人口激增之外,主要是因为人口是城市活力的源头,代表了丰富的差异性。
(三)城市衰退和更新的四种势力
城市的多样性既能够形成,也意味着会毁灭。毁灭的因素中,多样性的胜利往往是走向毁灭的一大隐患。这是因为富有活力的街区往往会存在竞争,竞争中最后的胜利者往往自发复制自身的胜利,最后导致其他特色被挤兑,多样性机制的毁灭。要想阻挡这种自我毁灭的实力,就必须增加城市多样性区域的数量(P281)。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交界处也往往成为暴力高发区,导致城市衰败。这是因为交界处用途过于简单,致使人流量少,最后与其他区域自我隔离、互不关联(P285)。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发现位于交界线的用途,突出它们之间互构关系(P294)。贫民区是城市衰败的第三个体现。当居住者嗅出居住区危险的气氛之后,往往会选择一走了之。空下的房产,经常被低收入者使用。如此形成循环,贫民区诞生了。作者认为,去贫民区首先要营造一个活跃的气氛,使得贫民区的人民能够享受城市生活的安全(P308)。虽然这时候仍会有人离开,但是居住进来的人却可能不是被迫进来的,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伴随着教育程度的改善和经济条件的提升,大部分人便会从中受益。相较之下,大面积的拆迁重建往往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城市建设看似理性的选择也往往会导致城市衰败。金钱作为城市建设的血液,其地位十分重要。但是,有钱并不意味城市一定会变好。选择性的放贷往往会让贫困地区很难获得城市建设费用。当政府或者某些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又会选择注入大量资金。而这种大规模的开发项目,更多的会消灭城市多样性,将城市带入毁灭的过程中(P343)。因此,城市中资金的使用应当是持续的、渐次的、复杂的、温和的(P353)。
(四)城市建设的具体策略
对于住房问题,如何给那些付不了住宅费的人提供资助?作者介绍了一个新的方式,即政府为房屋建设者提供资金担保和收益担保,前提是建房者应当在制定的地点接纳住房申请者,避免大拆大建(P363)。对于城市拥堵问题,作者认为城市和汽车本应该是同盟,但现在却处于“战争状态”(P393)。要想缓解交通压力,一方面需要发挥绕城高速公路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市内接入公交车、卡车等专用通道。对于停车场,也有限照顾出租车等具有公共交通意味的车辆。对于城市美学,作者认为城市设计者要做的不是用艺术来取代生活,而是应当尊重艺术与生活。城市有着自己的一套秩序,虽然看起来有些杂乱。街道能够实现视觉隔断,以至于有曲径通幽的感觉;地标可以吸引注意力,突出街区的特色。构筑城市视觉秩序的策略蕴藏在城市的边边角角,它们构成了城市的主要骨架。(P438)解决廉租房地区存在的安全风险,仍需要激发街道的活力。比如在街道上安排小商贩,实施上文所说的住房担保政策等。这些方法一方面减少廉租房的空旷感,也可以留住那些住户。对于市政中心等公共区域,要做的便是保留首要功能,迁移其它部门。在城市管理方面,组织结构应当适应城市的变迁。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留城市各种用途、形成以街道为主的街区网络、消除交接空旷地带、减少贫困区、利用好建设资金、澄明城市视觉秩序。庞大且复杂的官僚组织往往是脆弱的,费时费力却不一定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要想解决复杂问题,城市需要能够在地方协调的单位,来方便信息沟通。